精益赋能破困局 管理提效创价值 第十二期泉州市职业经理人高级研修班第五讲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09-28

字体

1(1).jpg

图1:会场

制造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突破利润瓶颈的核心命题。9月27日,泉州市第十二期职业经理人高级研修班第五讲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如期开课,约120名来自全市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总监、运营经理等中高层管理人员齐聚一堂,围绕《精益生产助推企业赢利增效》主题深度学习,探寻企业精益转型的实践路径。

作为研修班“实战赋能系列课程”的关键一环,本次培训延续“理论+案例+实操”的授课模式,特别邀请金一诺顾问首席讲师李华兵老师担任主讲。李华兵老师深耕精益管理领域25年,不仅有台湾宝成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6年实战历练,历任精益改善顾问、供应链经理、PMC经理等核心岗位,更积累了6年企业实战培训与19年咨询公司辅导经验。其擅长的计划管理组织搭建、精益供应链优化、现场改善等领域,与泉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高度契合,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

2(1).jpg

2:李华兵授课

课程开篇,李华兵老师直击行业痛点,以“企业利润困局与精益突围”为第一模块,用一组组详实的数据揭开中小企业的“经营迷雾”。“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攀升、订单交付周期拉长,这些看似孤立的问题,本质上是生产系统效率不足的集中体现。”他结合泉州制造企业的典型案例,剖析了库存积压、工序冗余、设备空转等常见浪费现象,指出许多企业陷入“规模扩大但利润不增”的困局,核心在于缺乏系统性的精益思维。

针对“精益生产究竟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李华兵老师给出了通俗解读:“精益不是简单的‘减人裁员’,而是通过消除全价值链的浪费,以最小资源投入创造最大价值的管理模式。”他通过对比传统生产与精益生产的流程差异,直观展示了精益生产在缩短交付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并强调“精益的核心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每一项改善都要指向经营利润的提升”,让学员对精益生产的价值认知从“成本控制工具”升级为“战略盈利手段”。

在第二模块“助力企业利润倍增的精益工具”中,李华兵老师结合自身辅导经验,系统讲解了精益生产的核心工具体系。他从最基础的“5S现场管理”讲起,通过宝成集团某工厂从“杂乱车间”到“目视化标杆现场”的改造案例,说明规范现场管理是精益落地的基石。随后,他重点解析了“价值流图(VSM)”“快速换模(SMED)”“拉动式生产”等关键工具的应用场景:“价值流图能帮你找到生产中的‘隐形浪费’,就像给流程做‘CT扫描’;快速换模则能将设备停机时间从几小时压缩到几分钟,直接提升产能利用率。”

为让工具讲解更具实操性,李华兵老师特意选取泉州本地一家企业的案例,现场演示如何用“拉动式生产”替代传统“推动式生产”,将库存周转率提升40%、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0%。“这些工具不是孤立的,要根据企业规模和行业特点组合使用。”他提醒学员,工具应用的关键在于“落地执行”,而非停留在“挂标语、贴看板”的表面功夫。

第三模块“系统性导入精益的正确步骤”中,李华兵老师分享了“精益转型四步法”,为企业提供可复制的实施框架。第一步“诊断评估”,需组建跨部门团队梳理流程痛点,明确改善优先级;第二步“方案设计”,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目标,避免盲目照搬标杆模式;第三步“试点推行”,选择代表性车间或工序先试先行,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广;第四步“固化深化”,将成功经验转化为标准作业程序(SOP),形成长效机制。

很多企业导入精益失败,不是方法不对,而是步骤混乱。”他以某电子企业为例,指出其跳过诊断环节直接推行“自动化改造”,导致设备投入巨大却未解决核心瓶颈,最终收效甚微。这一案例引发学员强烈共鸣,不少人在笔记本上标注“先诊断再行动”的关键要点。

在第四模块“精益思维在企业的常态化运营”中,李华兵老师将课程推向高潮。他强调,精益生产的终极目标是形成“持续改善”的企业文化,而非短期的流程优化。“精益思维不是‘管理层的独角戏’,要让每个员工都成为改善的参与者。”他分享了如何通过“改善提案制度”“员工技能矩阵”“每日站会”等机制,激发一线员工的改善热情,营造“人人谈精益、处处做改善”的氛围。

互动环节中,学员们踊跃参与,围绕“小批量多品种订单如何推行精益”“传统企业精益转型如何平衡成本与效率”等实际问题与李华兵老师深入交流。李华兵老师逐一回应,结合自身辅导的鞋服、机械制造等行业案例,给出“先聚焦核心产品线”“分阶段投入资源”等具体建议,现场掌声不断。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产总监表示:“李老师的课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战细节,尤其是针对泉州制造业的案例和步骤指导,让我们知道精益转型该从哪里下手,非常实用。”

第十二期泉州市职业经理人高级研修班后续课程内容将陆续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规划与风险管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营销管理等关键主题展开深度教学。同时,研修班还将创新设置企业现场教学走访环节,组织学员走进标杆企业实地观摩学习,通过“理论授课+实地研学”的模式,推动学员将所学知识高效转化为实际运营成效,助力泉州制造企业实现全方位管理升级,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复合型管理人才。